【媒体报道】视频会议一夜爆红,我看到整个行业提速了5年

上传时间:

2020-07-12

事实上,国内视频会议市场一直是充分竞争的红海市场,中国的视频会议市场起源于2003年的SARS事件,当年崛起了一批电话会议的厂商,集成的语音,聊天和内容共享的视频会议也逐渐被政企接受。早期的视频会议以硬件为主,搭配网络专线使用,因为价格比较高只在有限范围内应用。2010年后云计算的发展催生了视频会议的变革,视频会议缓慢的从硬件视频会议向SaaS云视频转型,也慢慢走出政府、金融、能源、外企,走向企业级市场,产品品牌也从仅仅被部分行业熟知的思科、Polycom、华为品牌,开始走向百家争鸣的局面。Synergy Re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视频及统一通讯服务用户数量将在今后五年内以年均26%的速度增长。



事实上,我们对市场的井喷是有预判的。因为公司有很多员工之前就一直在Webex(Webex成立于1996年,2007年被思科收购,2016年Webex中国区业务由科天云独家运营)做运维和服务支持,这些老员工服务Webex超过15年,都经历过17年前的非典,但还是没有预料到这次会有这么大规模的爆发。最开始的时候,我的感觉是有点蒙的,后来慢慢变得意外和焦虑,再到兴奋。


基于我对疫情期间企业可能较难实现线下按时复工的预判,我们在除夕晚上就成立了紧急小组,我们预料到涉及几万员工的这些集团类客户在此次疫情中使用产品的量会很大。我们的产品本身功能就很齐全,所以我们产品方面并没有做很多准备,产品的负荷能力是没问题的,但是带宽确实有压力,需要紧急扩容。另外,有大量的用户并不了解产品功能,比如如何回拨、如何录音,需要我们增加培训。财务、HR、行政等后台部门的员工部分也都被调到一线去解决客户问题,基本公司全员200多人的春节都在电脑面前远程度过。


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于场景性解决方案的强需求,比如500方以上如何满足企业的协同需求,各部门、流程如何打通。视频会议是典型的toB企服类型的生意,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管理方式、工作流程、业务类型千差万别,企业很难找到一款量身定制的产品,线上协同办公的效率自然就难以保证,这也是国内企业一直不敢轻易尝试将多数业务转至线上的主要原因。当办公环境改变,由于无人监督,员工的工作状态难以保证,很容易引起领导者的不信任和团队协同效率的下降。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原来实行home office的大企业后来纷纷取消,因为它不是一个简单解决时空连接的问题,而是需要利用视音频沟通和互动手段来减少协作成本和提升协作价值的过程,这里面需要专业服务和解决方案的支撑。所以我要求团队更贴近客户,帮助他们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培训,定义好协作的场景,进一步让客户感受到专业级的协作体验。这不仅是会议软件本身,还涉及到网络、音响、软硬件的集成、会议室装修、和生产流程的打通。 


因为市场和客户被空前地进行了教育,大多数的企业采用了远程会议相关的技术,降低市场教育成本的同时扩大了整个市场的容量,所以我们看到有一些新的情况和新机会的出现。


我们观察到的第二个新情况是提速。疫情爆发让视频会议市场的发展突然提速。全厂商参与、全民在线办公。视频会议中的几个常用功能在线开会、共享文档、协同办公等基本得到了普及。在疫情中经受住考验的平台必将迎来最多客户数量的留存,2019年Zoom在美国上市,总市值高峰时到达159亿美元,是美国当年上市公司的第四大IPO。有Zoom打样和这次疫情爆发影响,第一轮资本也有可能涌入这个赛道,头部公司会得到资源支持,将加速整个行业的洗牌。


视频会议并不是新鲜事物,有着20年的发展历史。现在我们因为疫情看到视频会议的爆发,肯定会带来新的机会。首先第一个判断是软硬一体化会获得新的动能。目前大部分的硬件视频会议客户,受限于已有投资和新平台导入带来的问题,更新换代速度缓慢,驱动力不强。疫情加速了传统硬件视频会议更新换代的步伐,客户升级将会加速,视频会议原来的头部企业必将加速视频协作产品的更新换代。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是2C和2B的鸿沟可能被打破,视频在2C的应用上除了Amazon Echo show这个形态外可能出现新的形态。这次疫情带来了中国家长和学生的全员教育,家庭教育的工具目前主要依赖手机和平板,更优化的解决方案的推出,会让在教育上重金投入的家长有足够的付费意愿。


另外,从更大的时代背景来看,视频会议发展的催化剂是云计算能力进一步增强和5G网络落地的持续推进。高网速和低延迟,能让视频的质量更高,视频会议能够创造面对面的真实感。随着5G时代的到来,各类型用户对于智能会议的需求肯定会加大,更多智能、大数据产品应用会加入到视频会议和统一服务通讯中来。


  • 产品打磨不够。尽管视频会议产品有时表现出来的只是简单易用的几个开会功能,比如屏幕共享,用户普遍反映有些产品在PC端共享还是有模有样的,但是一旦到移动手机端还是暴露出不少问题。

  • 服务运维能力有待加强。除去宕机这个问题,在办公协同、远程教育等场景下,有些用户需要重服务,比如年纪偏大的讲师有字大图清的需求,但不知道如何改变设置。本身视频会议SaaS服务就不是一锤子买卖,所以需要厂商有深度服务的能力。

  • 缺乏沉淀。企业面对疫情冲击肯定是焦虑的,使用远程办公能够缓解焦虑,但是解决焦虑的根本途径还是需要让IT技术融入企业的业务运转完成数字化转型。现在市场教育还是停留在浅层次,传递的免费、功能等信息,而不是深入场景的价值内容。


聚焦细分市场。竞争加剧,洗牌加速的新局面下,公司整体运营要更专注,在客户选择和产品选择上要有取舍,集中优势资源在特定的战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企业服务还需要通过行业和场景来了解企业客户痛点。

打造行业应用。专注特定行业,发展出行业特色可能是小公司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行道路。我举一个我们实施过的案例。


用头部客户的口碑构筑护城河。通用SaaS软件的道路因互联网三巨头的进入必将备加艰难,如何服务好中国存量市场的中大型和政府客户是当前巨头无法快速切入的市场,2B的重服务和对客户的理解形成了现有会议服务商的护城河。

相关推荐  —

居家座席手机版,在家没电脑,战疫&展业两不误!
居家座席手机版,在家没电脑,战疫&展业两不误!